氨基酸通常是含有羧基(COOH)和氨基(NH2)的有机分子。它们可以顺序连接到肽(最多50个氨基酸)和多肽(更多)。二十种氨基酸(称为蛋白质原 )构成蛋白质的构成材料(蛋白质是一种或多种相连的多肽)。这20个氨基酸中的每一个也对应于一个特定的DNA 代码。
蛋白原氨基酸是:
- 支链必需(BCAA):亮氨酸、异亮氨酸、缬氨酸(3种)-运动员经常需要它们来保护肌肉。
- 其他必需:苯丙氨酸,色氨酸,赖氨酸,蛋氨酸,苏氨酸,加组氨酸有时被提及(总共6个)
- 条件(特殊条件下)必需:精氨酸、半胱氨酸、甘氨酸、谷氨酰胺、脯氨酸、酪氨酸(6片)
- 非必需:丙氨酸、天冬氨酸、天冬酰胺、谷氨酸、丝氨酸(5片)
第21个氨基酸硒代半胱氨酸(虽然没有直接编码在DNA中)在人类中也起到了蛋白原作用。在其他一些生物体中有吡咯溶素(22),在一些细菌中也有N-甲酰蛋氨酸(23)。因此,有时蛋白质源性氨基酸的数量是从21到23。
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,每种食物(蛋白质来源)都有自己的氨基酸图谱,它告诉我们食物中含有哪些氨基酸(特别是必需氨基酸),以及食物中含有多少氨基酸。有两个与氨基酸组成有关的重要术语:
- 完整性(无论是否含有所有必需氨基酸或缺少某些氨基酸)-一般来说,所有动物源(加上大豆和藜麦)都是完整的,各种植物性饮食也可以。然而,随着对蛋白质摄入需求的增加,宜结合植物来源(如谷类、坚果和种子中赖氨酸含量较低,豆类的色氨酸和蛋氨酸含量较低)。另请参见下面的利用性
- 利用性(摄入的蛋白质中身体真正能使用的比例)-如果氨基酸分布太“分散”(一方面大量过量一些必需的AK,另一方面缺乏),身体只能在与低浓度氨基酸相对应的范围内利用食物(其他的被“丢弃”)。因此,即使是完整的资源也可能具有低利用性。最有用的是动物性食物,有些不太确定的植物组合(谷类或坚果和种子与豆类结合)
回到首页:蛋白质